10月31日,住建部、民政部联合发布《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》。其中包括:各市(区)应选取3至5个社区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,试点时间自2022年10月开始,为期2年。
《通知》称, 试点社区应规划建设社区综合服务设施、幼儿园、托儿所、老年服务站、社区卫生服务站,还将配建食堂、家政服务网点等便民商业服务设施。
小区配建食堂
杭州多年来一直在实践
完整社区试点应该如何建设?
首先,完整社区指的是在居民适宜步行范围内有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、健全的便民商业服务设施、完备的市政配套基础设施、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、全覆盖的物业管理和健全的社区管理机制,且居民归属感、认同感较强的居住社区。
简而言之,就是完善的生活配套步行可达。
那么,怎么样才是完整社区呢?
根据《通知》,试点社区应规划建设社区综合服务设施、幼儿园、托儿所、老年服务站、社区卫生服务站。每百户居民拥有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,60%以上建筑面积用于居民活动。另外,试点社区应适应居民日常生活需求,配建便利店、菜店、食堂、邮件和快件寄递服务设施、理发店、洗衣店、药店、维修点、家政服务网点等便民商业服务设施。
其中,试点社区配建食堂这一条引起了不小的关注。
其实,完善社区配套服务设施,包括建设小区食堂,杭州很早就开展过实践。
早在2017年4月底,杭州市民政部门就有统计,城乡社区已有老年食堂1011家。杭州的助餐服务有三种模式,除了建设实体老年食堂外,还鼓励建设社区助餐服务点以及社会餐饮企业送餐上门。
就在最近,杭州景秀社区在启动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程的前期的意见征集中,也有不少居民希望能开设一个老年食堂。但由于小区空间资源有限,想要利用社区用房来设立老年食堂存有一定困难。社区和街道商议后考虑——待附近景芳未来社区的老年食堂建好了,也容纳景秀社区的老人去那边吃饭,毕竟过个马路就到了,还算方便。这么一来,景秀社区居民也可以享受老年食堂带来的便捷。
基础设施改造、健身场所、智慧物业……
这些是你梦想中的未来生活吗?
《通知》还提出,既有社区可以结合实际,通过补建、购置、置换、租赁、改造等方式补齐配套短板。
新建社区要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,集中布局、综合配建各类社区服务设施,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。既有社区可结合实际确定设施建设标准和形式,通过补建、购置、置换、租赁、改造等方式补齐短板。此外,各地应统筹若干个完整社区构建活力街区,配建中小学、养老院、社区医院等设施,与15分钟生活圈相衔接,为居民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。
试点社区应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、城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等工作,加强供水、排水、供电、道路、供气、供热(集中供热地区)、安防、停车及充电、慢行系统、无障碍和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改造建设。
《通知》鼓励具备条件的社区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和充电场所,同时推进社区适老化、适儿化改造,鼓励在社区公园、闲置空地和楼群间布局简易的健身场地设施,开辟健身休闲运动场所。
试点社区应建设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,推进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与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、智能家庭终端互联互通和融合应用,提供一体化管理和服务。同时,试点社区应整合家政保洁、养老托育等社区到家服务,链接社区周边生活性服务业资源,建设便民惠民智慧生活服务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