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优化营商环境“测评监督员”招募公告

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,事关市场主体活力及地区形象和长远发展。营商环境,“营”的主体是各地政府,“商”的主体则是企业,而将“营”和“商”有机结合到一起实现共赢的则是《中国营商环境》全媒体平台。

《中国营商环境》全媒体平台由企业家日报社《中国营商环境周刊》联合钦点智库、营商环境智库、北京中宣文化研究院、中报时讯传媒集团等机构共同发起成立,目前平台包括“《中国营商环境周刊》(彩色对开四版)、《中国营商环境》全媒体官网(http://yshj.zgceo.cn)、尚企新闻网(http://sq.zgceo.cn)、中宣网(www.cbenews.cn)、郡视频(www.jsptv.cn)及中国影像记录万里行、中国营商环境万里行、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测评中心”等传播媒体和机构。

为了促进各地建设一流营商环境,本着“为城市立信、为企业立言”的宗旨,《中国营商环境》全媒体“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测评中心”决定面向全国范围内招募驻地“优化营商环境测评监督员”。

一、测评监督员招募范围

  • 全国范围内经相关部门正式注册的各类型企业、社会团体法定代表人、主要负责人;
  • 各类型经济研究机构负责人、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;
  • 地方新闻出版机构、媒体从业人员。

二、测评监督员工作职责:

  • 遵纪守法,诚信经营;
  • 收集并反馈市场主体、群众在办事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,提供损害营商环境建设的问题线索;
  • 参与当地营商环境有关的座谈、调研、测评、明查暗访等活动;
  • 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工作措施;
  • 承担《中国营商环境》全媒体赋予的营商环境监督任务。

三、报名方式:

  • 请自写一份“申请志愿书”、详细“个人简历”和一份“企业、单位介绍”,连同本人身份证(正反面照片)、学历证书照片,发送至邮箱:13370158556@163.com
  • 电话咨询:010-63813011   13370158556(微信同号)

四、审批方式:

《中国营商环境》全媒体“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测评中心”在接到申请等资料后在3个工作日内做出审核,5个工作日内告知审批是否通过。

五、录用方式:

对审批通过的录用者颁发正式“聘书”和“优化营商环境《测评监督员证》”(有效期三年)。

 

《中国营商环境》全媒体

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测评中心

2021年12月1日

附:“营商环境”概述:

营商环境是指市场主体在准入、生产经营、退出等过程中涉及的政务环境、市场环境、法治环境、人文环境等有关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。在全球化背景下,营商环境已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成为世界各国进行博弈的新场域。改革开放以来,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,我国对营商环境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。当前,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新时代,吸引和留住企业的条件要素已经不再是仅仅依靠资源和优惠政策,而是更多体现在企业市场准入、经营、退出等方面的制度环境上。 “水深则鱼悦,城强则贾兴。”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体现一个区域企业和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,是核心竞争优势之一,已成为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。

营商环境之于企业,就是水和鱼的关系。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,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。良好营商环境能够显著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,有效稳定投资者预期,广泛聚集经济资源要素,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。“十四五 ”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,要构建一流营商环境。营造良好营商环境,是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的重要抓手,只有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,才能真正解放生产力、提高竞争力。优化营商环境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,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,完善治理体系和提高治理效能的需要。优化营商环境是政府精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,持续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。优化营商环境是保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,维护国家产业和经济安全,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需要。未来的竞争,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营商环境的大比拼,国际竞争也是营商环境的竞争。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,要通过优良的营商环境展现出来。

2020年10月16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我国营商环境评价领域的首部国家报告《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》 ,《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》的出版,实现了三个“第一次”:第一次系统介绍了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和评价实践,第一次全面展示了标杆城市和重点领域改革的生动实践,三是第一次集中呈现了各地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。

目前中国营商环境状况日益改善,涌现出一大批更好更优的营商环境城市。各地区各城市对营商环境越来越重视,不少省市都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“一号改革工程”,聚焦市场主体反映的突出问题,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,主动作为、改革创新,推出了一批针对性强、获得感高的改革举措。各地竞相优化营商环境的氛围日趋浓厚,全国层面营商环境的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。

返回顶部